号称中国“雷布斯”的雷军是中国小米手机的创始人。从他的经历中不难看出他真的是一位大师级的营销人物。记得他刚刚开始做手机的时候就通过自己的微博通过各种方式为小米圈粉,更是喊出:小米手机硬件不赚钱,希望学习苹果的生态链模式,通过完善整个软件的生态圈进行盈利。听到这样的口号,不知道有多少中国用户为之买单。之后再加上预定制、饥渴营销的方式不多的扩大其在手机市场中的份额。我曾经在朋友的强力推荐下也买过一台小米,使用了大概2年左右,就变得奇卡无比 。
时至今日 ,小米已经发展为手机行业先锋(至少排进前5)。从小米发展的这些年来看,它确实也是一直沿用低硬件手机的方式来抢夺市场。但是其盈利是在软件生态圈,它到底是如何靠这个赚钱的呢?今天我在福布斯网站上看见了一篇报道,让我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下面就让我为大家梳理一下福布斯的这篇报道:
据安全研究人员加布里埃尔·西里格(Gabriel Cirlig)和安德鲁·蒂尔尼(Andrew Tierney)在福布斯新闻网站中的爆料,小米公司旗下的Mi Browser Pro和Mint Browser这两款浏览器即使在开启隐私模式(或叫无痕浏览)下依然可以记录用户的访问数据。
但是加布里埃尔·西里格(Gabriel Cirlig)在使用小米Redmi Note 8、MI 10,Redmi K20和小米MIX 3 这4款设备中都发现相同的浏览器代码,从而怀疑它们拥有相同的隐私问题。他还通过软件监测软件了解到,小米的用户的隐私数据都是传输到阿里巴巴的云服务器上,这很有可能就是小米在阿里巴巴上租用的服务器。
另外还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小米声称其所有的数据都是经过加密传输的,但是加布里埃尔·西里格(Gabriel Cirlig)发现他们其实是采用一种教base64的编码方式在进行传输,Cirlig说他只需要花费几秒钟时间就可以将这些加密编码的内容逆向转变为可读的内容。下方视频是他通过访问Pornhub来进行了演示:
当然小米公司也肯定不甘示弱,立刻在他们的官网中发布了关于隐私的内容公告。但是此刻两位安全研究人员在调查中发现:小米手机不仅仅是将Web和网站的数据发送到了他们租用在阿里巴巴的服务器上,小米手机还在更加全面的手机用户的信息,包括识别手机特定设备和Android版本的唯一编号,通过这个数据非常容易将某台设备与实际的人进行匹配。也就是能够将手机设备与实际使用人的真实身份进行绑定。
在测试中,Cirlig还怀疑小米会监视他的应用程序使用情况,因为每次他打开一个应用程序时,大量信息都会发送到远程服务器。(如果是这种情况,使用小米手机进行翻墙的用户就要当心了。)
从以上这个时间中,作为一名中国翻墙的用户,就应该敏锐的联想到,既然小米能够在无痕模式下记录用户的浏览记录,那么比它更流氓的360浏览器和百度浏览器会放过这些数据吗?这里说得还是无痕浏览,在中国又有几个人在使用这个功能,一般都是直接打开使用。
以下是我个人使用的浏览器,并按照使用频率进行排序:
1、Google Chrome:(理由:轻巧快速)
2、Brave:(理由:轻巧快速+反跟踪,作为备用首选)
3、FireFox:(理由就不说了,注意事项说下:一定要下载使用国际版的)
4、Tor:(理由:隐私一流,速度较慢;关键时刻用一下)
以上事件报道出处来自:Forbes
我使用的瀏覽器, 依使用頻率排名:
Brave: 最快速穩定且安全
Chrome: 同上, 但少了反跟踪
Firefox: 現在很少用了. 發現它在開啟多個網頁後容易當機沒反應
国内的东西,都这个尿性